雞攝入的飼料并沒有完全消化吸收,約有40%-70%的營養物被排出體外,因此雞糞在所有禽畜糞便當中養分是更高的。但是雞糞不被處理或腐熟而直接施用到作物上,則存在很大的害處及隱患:直接施在土壤中,在合適條件下發酵并產生大量的熱量,燒毀作物根系。同時雞糞本身帶有大量病菌,給作物帶來病害隱患。因此須將雞糞進行無害化處理和完全腐熟后才能施用于作物。
傳統方法是將雞糞密封堆漚,進行厭氧發酵,一般要3-4個月才能腐熟,現在通過生物技術,采用好氧發酵,腐熟速度比傳統的快10-20倍,將雞糞的蛋白質等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,作物可直接吸收。腐熟完全的雞糞已基本聞不到臭味。

雞糞中的主要物質是有機質,施用雞糞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。有機質可以改良土壤物理、化學和生物特性,熟化土壤,培肥地力。我國農村的”地靠糞養、苗靠糞長”的諺語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施用雞糞料對于改良土壤的作用。施用雞糞肥料既增加了許多有機膠體,同時借助微生物的作用把許多有機物也分解轉化成有機膠體,這就大大增加了土壤吸附表面,并且產生許多膠粘物質,使土壤顆粒膠結起來變成穩定的團粒結構,提高了土壤保水、保肥和透氣的性能,以及調節土壤溫度的能力。